升級理工實驗班,新推國科實驗班!這所知名附中打出創新人才培養組合拳
分類: 最新資訊
日志詞典
編輯 : 日志大全
發布 : 01-16
閱讀 :207
近期,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風頭正勁的理工附中在高端實驗班的構建中打出值得關注的組合拳。黨的二十大提出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體建設,大中貫通,科教融合,是推進教育、科技、人才深度銜接的題中之義和必由之路,特別是科技拔尖創新人才,就必須從人才的甄別、培養、創新意識、學段貫通等多個方面系統考慮,統籌推進。作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十二年一貫制的理工附中教育集團也在不斷地探索創新型人才一體化培養的新模式,并已探索出“少年科學院帶動科學普及和學生特長發展,創新人才項目引領高端培養,天文特色打造學??萍计放啤钡奶厣l展模式。本學期理工附中又有了新變化——國科實驗班全新亮相。據了解,這是一支由國科大博導和研究員加持、有著高端實驗室資源的全新實驗班班型。這也是理工附中和北京理工大學合力打造大學與基礎教育學校大中小一體化創新人才貫通培養新范式后的又一個大動作。今天,理工附中已形成由國科實驗班、理工實驗班、多語科創班等多個特色實驗班組成的多維度育人矩陣體系。這些高端的實驗班,到底有哪些新看點?今天京教君將和你去揭秘一番~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大動作不斷為了更好地培養拔尖創新人才,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打出了組合拳。實現了集“理工實驗班”+“國科實驗班”+“多語科創班”于一體的育人矩陣。早在2011年,理工附中就與理工大學聯合創辦了“理工實驗班”。去年,該實驗班成功實現了3.0版的全面升級工作??梢哉f理工實驗班是理工附中探索培養創新人才的先鋒,為后期的人才培養模式提供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去年下半年,北京理工大學附屬中學與中國科學院大學科技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暨首個“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少年科學教育實驗基地”揭牌儀式在理工附中舉行。雙方探索共同創建“國科實驗班”,從學生選拔、培養課程體系和管理體系等方面進行合作探索,在課程建設、師資建設、資源建設等方面相互支持、加強合作。據了解,國科實驗班分為國科化學材料實驗班和國科電子信息實驗班等班型。學校特聘請中國科學院大學校友會協同創新與產業聯盟秘書長劉運宸為理工附中科學教育副校長,國科大充分發揮中國科學院科研院所、大學高端智力及資源優勢,積極促進軟硬件資源與理工附中共享,立足科教融合,攜手科學教育,全面支持理工附中高質量內涵發展和科學教育特色發展。博導當導師 科學家在身邊強教必先強師,培育拔尖創新人才,高水平師資隊伍至關重要。理工實驗班升級后,實施“三導師制”,不僅為學生配備成長導師、學業導師,還特別邀請到首批30位北京理工大學的教授、博導擔任學生的學術導師;國科實驗班則聘請了7位中科院的研究員、博導擔任科學教育導師和學術班主任,更好地滿足學生個性化、多元化的發展需求,搭建起了更廣闊的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平臺。理工實驗班學術導師國科實驗班學術班主任這些學術型導師,在引導學生們獨立思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與學校教師緊密合作,共同開發出了適合高中生的科研課程,讓學生們接觸到了更廣泛、更前沿的學術領域,提升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從而讓有天分、有潛力、有志趣的學生脫穎而出,為國家輸送更多優秀的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高端實驗室 打造超級“教育套餐”對于實驗班學生而言,能夠進入大學的高端實驗室開展課題研究是特別令人興奮的事情。理工附中積極找尋渠道,幫助學生進入高校實驗室、國家實驗室、國家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將學生送到科學家身邊學習,幫助學生們可以有機會親身參與高端實驗室課題研究,力爭人人有課題,人人有研究,人人有收獲。其中,僅北京理工大學就開放了“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航空航天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量子物理實驗中心”等22個高端實驗室和實驗平臺,助力實驗班優秀學生全程參與“選題—開題—研究—結題”的科研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科研興趣、合作能力,形成嚴謹、求實、創新的科學精神。同學們參觀理工大學實驗室此外,學校新建設的七大高研實驗室也面對實驗班的同學開放。天文實驗室的同學們在導師的帶領下,親赴延慶、順義觀測天體;航空航天實驗室的同學,掌握了雷達技術的基本原理,并親臨海口現場,參與長征五號遙六運載火箭發射升空的榮耀觀禮……用老師的話說:“同學們在校內、校外的學習中享受著‘教育套餐’”,也正如甄之煦同學所言,他一直非常感謝學校為同學們提供的這些強大平臺,在學習中,他的導師總是耐心地指導大家進行實驗操作,每當遇到問題時,導師也總能提供富有洞見的見解和實施建議,令大家獲益匪淺。多維育人矩陣 成果初露鋒芒理工附中多個實驗班構建的多維育人體系,目前已經初顯成果。去年12月3日,在北京大學舉辦的全國英才計劃終評活動中,理工實驗班孫旭彤同學被評為英才計劃物理學科“年度優秀學生”,現場獲得由物理學科專家委員會主任李樹深院士簽名的證書。旭彤從初中就進入天文研究所,這個愛好她一直從初中堅持到了高中。在英才計劃中,她選擇了天文研究方向,進入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王科研究員的實驗室,開展為期一年的課題研究。一年中,她多次到北京大學與組內的同學討論項目內容,先后完成了小組課題和個人研究課題,并多次參加實驗室組織的活動。談到獲獎感受,孫旭彤說:“從最初的測試到面試,再到課題選題,一次次的經歷考驗著我,也給予了我很多收獲。感謝學校給了我進入國內頂尖學府與學者們近距離接觸并親身體驗科研的機會,這一年的經歷也將繼續激勵我在學習的道路上不斷向前!”左一為孫旭彤同學在第十四屆“北斗杯”全國青少年空天科技體驗與創新大賽中,理工實驗班劉婷萱與同學合作的“基于北斗的野生動物巡護方案”項目,理工實驗班門之涵、朱美靜、趙甜甜的“觀星辰遙望北斗創改建煥新校園”項目,均取得了一等獎的好成績。在2023年11月舉辦的NOIP全國青少年信息學奧林匹克聯賽(北京賽區)中,國科實驗班敖景航同學在導師的指導下喜獲二等獎。敖景航同學從初二開始,利用課余時間自學編程,幾年來從未間斷,信息競賽對他而言,不只是一項比賽,更是對他的堅持的一份肯定。多語科創班 培養未來型人才值得一提的還有,理工附中針對未來社會對多語種人才的需求,還建立了多語科創班。多語科創班開設了多門特色課程,如科技英語、小語種選修課程,主要采用語言項目式學習的方式豐富日常學習。據相關負責人介紹,“英語+科學”跨學科項目式學習課程涵蓋了四大科學教育領域:物質科學,生命科學,地球與宇宙科學,技術與工程領域,是一門將科學內容學習和英語語言學習有機整合的創新課程。課程著力培養學生們的國際視野,幫助其深入理解科學概念,學會科學探究,塑造科學態度,為學生們成為參與知識創新與科技創新的高素質國際化公民奠定基礎。小語種選修課程涵蓋了德、俄、法、西四種使用最為廣泛的小語種,意在培養既掌握小語種又兼具專業性的世界未來型人才。課堂時光伴隨理工附中實驗班體系的構建,經過扎實探索,針對不同需求、不同類型的,豐富多元的實驗班育人矩陣將逐步完善。專家表示,面對特長不同、目標不同的學生,學校為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提供差異教育支持,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有機會得到個性化培養和發展。通過“多把尺子”為更多拔尖創新人才提供發展機會,促使拔尖創新人才源源不斷地“冒出來”。正如理工附中黨委書記、校長毛強所說,為適應新時代黨和國家關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培養要求,理工附中致力于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大中銜接培養的新模式,把學生培養成“厚德明理、弘毅精工”的卓越人才和領軍人物。文 | 京教君素材 | 理工附中提供今日推薦視頻歡迎掃碼加入京教圈學習交流群注意!微信算法改版了!圈友們要是不給京城教育圈加星標,可能就收不到京城教育圈的推文了,所以,親們一定一定一定要加星標!重要的話說三遍!然后,多點在看、多點贊、多分享,不然我們就要失去彼此了……親們,快加星標,風里雨里,京教君在這里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