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遇上“全能型寒潮”,6個防護要點一定記住!
分類: 最新資訊
日志詞典
編輯 : 日志大全
發布 : 02-21
閱讀 :197
龍年“全能型寒潮”來了!據2月18日中國天氣網消息,2月18日至19日,龍年首場寒潮繼續東移南下,北方多地開啟降溫模式,新疆、青海、甘肅等地部分地區降溫猛烈。20日前后,南方也將加入降溫行列。同時,我國大部都將遭遇大范圍雨雪,黑龍江、新疆、西藏等地遭遇強降雪。 ①本輪寒潮天氣將讓多地氣溫經歷“過山車”一樣的起伏。由于春節假日前期升溫顯著,此次冷空氣勢力強勁,降溫幅度會比較明顯,多地氣溫較常年同期將明顯偏低。以湖北武漢為例,18日最高氣溫可達24℃,但22日最高氣溫僅1℃!預計18日至22日,中東部地區將出現大范圍雨雪天氣。“全能型寒潮”帶來的雨雪天氣大風揚塵沙塵暴,一個不落。暴雪、大暴雪:東北、華北、黃淮等地的部分地區;暴雨、強對流天氣:黃淮南部、江淮、江南中北部等地局部地區;凍雨:20日至22日,河南、湖北、湖南、貴州等地部分地區。揚塵、浮塵天氣: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內蒙古中西部、甘肅北部、寧夏北部、遼寧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沙塵暴:新疆東部和南疆盆地東南部、內蒙古西部局地。本輪寒潮天氣過程影響時間恰逢春運假期后返程高峰期,多預警齊發,影響范圍廣,天氣形勢復雜,對交通出行十分不利。提醒大家密切關注當地氣象部門和交通部門發布的最新信息,提前做好行程安排,防范道路濕滑、結冰及低能見度天氣對交通出行的不利影響。 ①健康時報圖 曹子豪攝初春遇上寒潮護好這些部位1. 心腦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心血管科主任醫師董國菊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氣溫的不恒定對心腦血管病患者來說是個嚴峻的考驗。氣溫一降,醫院緊急入院的患者就會多起來,很多人會發生腦中風,甚至只因為洗了個澡。當前自然環境還是以陰盛為主,偏冷,就會出現急性的突發的心腦血管事件。②2. 鼻肺除了心腦血管疾病,冷空氣還可使鼻咽部的局部黏膜變得干燥,導致細小破裂,病毒、細菌容易乘虛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發,可誘發哮喘等疾病加重。③3. 胃腸北京中醫醫院消化科主任醫師張聲生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天氣乍暖還寒,胃腸不適的人就多了很多,拉肚子、胃脹不適……忽冷忽熱對脾胃傷害很大。②4. 關節一降溫,關節不適。骨科門診每逢天氣變涼、倒春寒看病人數就大增,其中大部分患者都是來看骨關節炎的。②5. 骨骼氣溫低,人的血管收縮,肌肉和韌帶柔韌性較差,對關節保護力度減弱,運動中稍不慎就可能會造成關節損傷及骨折。平時穿低跟鞋、運動鞋,可以大大降低摔倒所致的骨折發生率。③初春遇上寒潮記住6個防護要點1. 保暖護好頭和腳:增強抵抗力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推拿疼痛科主治醫師王福曾在健康時報刊文中表示,過冬首先要注意防寒保暖,重點護好身體的兩頭——頭和腳。戴好帽子,穿雙暖和的鞋子。④2. 別胡亂進補:會起反作用三餐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飲食注意葷素搭配,可多吃蔬菜和水果。同時注意少吃刺激、生冷和難以消化的食物。藥補切忌盲目,應在醫師指導下,有針對性地進補。3. 洗澡先洗腳:防心腦急劇缺血氣溫低時,溫熱的洗澡水突然從頭而至,身體會“措手不及”,引起頭部及全身皮膚血管驟然擴張,大量血液集中在皮膚表面,導致心、腦等重要臟器急劇缺血,頭暈、胸悶甚至引發心絞痛、心梗等。洗澡前先用熱水沖沖腳,待腳部暖和后再慢慢往身上淋水,讓身體有一個逐漸適應的過程。4. 熱身后再出門:預防跌倒、骨折在寒冷天出去活動時,尤其是老年人,先在家里把準備工作做充分,做做熱身活動,等肌肉熱起來,不再僵硬了再出門。5. 適時接種疫苗:預防呼吸道疾病建議老年人等高危人群及時接種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以防感染呼吸系統疾病。6. 吃的藥別亂停:防止病情波動密切監測血壓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找醫生調整藥物。不可隨意停藥,否則很可能出現病情波動,甚至出現危急重癥。精選文章本文綜合自:①2024-02-18中國天氣網《寒潮發威北方多地開啟猛烈降溫模式 大范圍雨雪天氣逐漸鋪展》②2019-03-29健康時報《倒春寒要防四種病》③2021-01-18齊魯壹點《冬天天氣寒冷,低溫可誘發多種疾病,甚至心肺功能衰竭》(陳曉麗)④2012-11-15健康時報《老人過冬有三防》編輯:王真審稿:魯洋